Search

#一週聽完一本有聲書 ​ #週一編輯室推薦​
以女孩的澄澈雙眼,觀世間萬物,輕輕落下深沉之...

  • Share this:

#一週聽完一本有聲書 ​ #週一編輯室推薦​
以女孩的澄澈雙眼,觀世間萬物,輕輕落下深沉之筆,撫摸心頭溫柔的肉,帶妳和你一同飛翔。2018年文化部第五屆「詩的復興——詩的蓓蕾獎」得主,李蘋芬第一本詩集《初醒如飛行》,收錄四十九首詩作,詩人輕靈獻聲。​

🎧️ 李蘋芬親唸詩集《初醒如飛行 》 ► https://bit.ly/3z9M4Jm

-​
▍本週編輯:#煞氣a大雄​

詩人的第一本詩集,難免緊抓著詩的定義。其實詩人的每一本詩集,總在訴說「詩是什麼」。大概也因為這樣的執著,才能讓文字成詩。聆聽《初醒如飛行》,又再次提醒自己寫詩的初衷及動機;那是幾乎無法用其它東西替代,只能透過寫詩來與世界建立關係,從想像一首詩到信任詩、信仰詩的過程。​

蘋芬的聲音與詩,讓我聯想到輕盈並接近透明的氛圍。這氣味與「青春」的意象接近,不免感傷時光流逝,頻頻回頭張望如〈十年〉與〈青春自述〉等詩作。或不時透露日常與愛人相處點滴,捧在手心反覆觀看,以詩的形式表達珍惜。但詩人的視野是長鏡頭,隱藏在稍縱即逝的低調之下,並非節奏明快、非黑即白的對立或高調的那種青春。她用平緩的音色訴說,甚至讓情緒更為模糊。乍聽甜美的嗓音,還能察覺絲毫壓抑與叛逆,豐富閱聽的層次。​

跟一般讀者的習慣不同,我可能是少數先聽詩再讀詩的人。聲音所造成的印象幾乎不可逆,往後讀到的字句皆被影響,會直接帶入詩人聲音。另一個效果是營造親密感,透過聲音拉近距離,就算無法參透字面意義,也能試著同理聲音表情。聲音化的詩無所不在,能伴我通勤及睡眠,如同想起那些沒被寫出的詩,那些留存於回憶或生活間隙、快速閃爍的詞彙。像用來搜尋的關鍵詞,窺視破碎背後的完整脈絡。​

我想,有些詩不必說出口,也不必寫下來。雖然不清楚詩人究竟是透過文字,或聲音來指認世界,但建構一首詩本來就需要視覺、聽覺與嗅覺等多重刺激。在那過程逗留,介於半夢半醒的曖昧,是我寫詩的初衷。只有參與這段歷程,才有初醒如飛行的自由。​

-​
啟明出版 #鏡好聽製作 ​ #鏡好聽聲音主播​
#鏡好聽 #想聽愛聽就在鏡好聽 #有聲書 #聽書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鏡文學旗下聲音內容平台 「鏡好聽 Mirror Voice」,取材自台灣話 「真好聽」, 我們致力於提供最優質的聲音內容,只給你最好的聲音。
View all posts